稳从无定币息到悄的革命正在一场经历静悄生息市场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"老油条",最近看到USDC提供12%年化收益的时候,我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睛。要知道在传统金融界,这种收益率简直像做梦一样。但现在,这个梦境正在区块链世界变成现实。 记得五年前我第一次接触USDT时,就很纳闷:为什么发行方可以把用户的钱拿去投资国债赚钱,却不给持币人一分钱利息?这就好比你把钱存银行,银行用你的钱放贷赚利息,却告诉你存款没利息一样荒谬。 现在这个局面终于被打破了。根据我跟踪的数据,Tether光是靠持有美债,每个季度就能躺着赚7亿美元左右。想象一下,这相当于什么概念?相当于他们用加密用户的资金零成本融资,然后再用这些钱做最安全的投资。 从我的观察来看,目前的收益型稳定币主要分为两个派系: 第一种是"傻瓜式"收益,就像USDe这样的稳定币,你只需要把它放在钱包里,就像往银行存钱一样简单,利息自动到账。前几天我测试了一下Ethena的USDe,确实能感受到收益在实时增长。 第二种是"主动型"收益,比如MakerDAO的USDS。这个我亲身经历过,需要手动把DAI存入他们的储蓄协议。虽然多了一步操作,但4.75%的年化在当前环境下也相当可观了。 有趣的是,在这个新兴市场里,我们既能看到Frax Finance这样的DeFi老将,也能看到PayPal这种传统支付巨头的身影。PayPal的PYUSD转型之路特别值得玩味——从单纯的支付工具到现在的收益+支付双重属性,这种转变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演变。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,这个市场并非遍地黄金。去年USDM项目的暴雷就是很好的教训。在评估这些项目时,我通常会特别关注三个指标:底层资产透明度、团队背景和过往业绩。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收益型稳定币会在这个时间点爆发。根据我的分析,主要有三个原因: 首先是美债收益率处于历史高位,4%左右的基准利率为这类产品创造了天然温床。其次是加密市场经过几轮牛熊后,投资者对收益的追求更加理性务实。最后是监管环境的逐步明朗,让传统机构敢于进场。 我有个做对冲基金的朋友最近就告诉我,他们正在把部分短期资金配置到Ondo Finance的USDY中,因为"这比存银行划算多了"。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者,我认为收益型稳定币可能会带来三个深远影响: 第一,改变加密资产的估值逻辑。当稳定币不仅能保值还能增值时,整个市场的资金配置方式都会改变。 第二,加速传统金融与DeFi的融合。看到PayPal、Frax这些项目的发展路径,我越来越确信这个趋势不可逆转。 第三,为下一轮牛市提供新的叙事。如果说上轮牛市靠的是NFT和元宇宙,那么下轮很可能会围绕"真实收益"展开。 说实话,这个领域的变化速度经常让我这个"老金融人"都感到惊讶。但有一点我很确定:稳定币正在从单纯的交易媒介,演变成真正的金融工具。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,而我们有幸成为了见证者。从无息到生息: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
稳定币的"免费午餐"时代结束了
收益型稳定币的两大流派
新老玩家的角力
为什么是现在?
未来展望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解密以太币价格波动:这些影响因素你必须知道
-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,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?
- 币圈风云再起:从英伟达到华尔街的市场启示
-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:比特币刷新纪录,以太坊蓄势待发
- Optimism再次出手!1900万代币空投点燃社区热情
- 8月13日市场观察: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
- 8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透过迷雾看清BTC和ETH的真实走向
- 一周热点追踪|Atomicals生态迎来关键突破期
- Web3日报:MakerDAO将进行重大组织变革,这些趋势值得关注
- 市场观察: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
-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
-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: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
- 比特币闪崩背后:一场美联储与政客的暗战正在上演
-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,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?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以太坊多空拉锯战:8.21行情深度解读与实战策略
- 加密市场回暖:比特币领涨,这些小币种表现亮眼
-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分析:抄底时机与风险把控
- 【市场观察】本周加密货币行情展望: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
- 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