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新冰与稳定的香港T和火之规下歌
最近香港出台的稳定币监管条例,让我想起了华尔街那句老话:"监管就像天气,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样。"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,不得不说这次香港的政策确实给加密市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。 有意思的是,新规就像是为本地稳定币量身定制的"金钟罩",但对USDT和USDC这两大"外来客"却网开一面。记得去年在湾仔一家茶餐厅跟几个做OTC的朋友聊天时,他们就打趣说:"Tether和Circle这次真是踩到狗屎运了。"确实,这两家既不在香港注册发行,也不锚定港币,完美避开了最严苛的监管条款。 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"幸运"能持续多久还真不好说。我认识的一位金管局前官员私下透露,监管部门就像盯着猎物的猫科动物,现在重点确实在发行环节,但迟早会把目光转向交易市场。看看去年新加坡MAS的做法就知道了,监管从来都是分步骤推进的。 说到这个,不得不提香港散户们的处境。上周在数码港参加区块链峰会时,遇到几位焦虑的散户投资者。其中一位陈先生的情况很典型:他80%的加密资产都是USDT,现在整天担心会不会突然被禁止交易。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。记得2017年中国大陆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时,场外市场的USDT价格一度暴跌15%。如果香港也限制散户交易,类似的恐慌性抛售很可能会重演。更关键的是,这会打击香港作为国际加密枢纽的竞争力——毕竟连迪拜都在抢着给散户开绿灯。 在我看来,这场监管变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,是给香港本土稳定币创造了绝佳的"弯道超车"机会。就像当年支付宝在监管空白期快速崛起一样,本地玩家现在获得了难得的政策红利。 上周拜访的一家香港初创企业就让我印象深刻。他们正在开发锚定港元的稳定币,团队里既有传统金融老将,也有DeFi新锐。创始人Jason告诉我:"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,我们有主场优势,又熟悉监管规则。"这种本土势力的崛起,势必会逐渐蚕食USDT和USDC的市场份额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监管周期的"老金融",我想说当下的局面既不是世界末日,也不是太平盛世。USDT和USDC短期内确实还能在香港"愉快玩耍",但长远来看,它们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政策、市场和本土竞争者三面夹击。 这让我想起索罗斯的那句名言:"市场总是处在不确定的状态中。"对于投资者来说,与其猜测监管的下一步,不如做好多元配置和风险对冲。毕竟在加密世界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。监管的"金钟罩"与"漏网之鱼"
散户的"生死门"
本土势力的崛起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:Bybit撤离英国背后的行业脉动
- 区块链圈的颠覆者:看两个不按套路出牌的项目如何搅动市场
- 区块链早报:从元宇宙教育到LINK解锁,这些大事正在发生
- 比特币市场震荡:当美联储加息暂停与Mt Gox消息双双失效
- 8月2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走势解析与操作建议
- 算力革命:Arbitrum与NX如何重塑区块链未来
- 金融风暴或将重演?加密货币或成避风港
- 狗狗币的逆袭之路:从玩笑币到0.3美元的蜕变可能性
- PayPal开启数字货币变现新时代
- FTX债权人必看:你的钱能拿回多少?真实情况大揭秘
- Base网络首次宕机:Solana的影子挥之不去?
- 从通讯巨头到区块链新贵:TON如何借力Telegram打造Web3新范式
- 深度剖析Xterio:当传统游戏大咖遇上区块链创新
- 市场动荡中,这位以太坊大户的操作透露了什么?
- LUNC能否重振旗鼓?一位老韭菜的深度观察
- 加密货币交易机器人遭遇致命打击:None Trading被迫关门大吉
- RWA热潮:创新与风险并存的金融革命
- Solana要翻身?Visa的入局会带来什么改变?
- 当艺术遇见科技:生成式制造如何重塑消费品未来
- 以太坊跌势分析:市场寒冬何时见底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