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新生态浪潮来袭金融经济e看社交数字
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Web3这个概念时,也是一头雾水。但这两年亲眼见证着它从硅谷的热词变成我们手机里的应用,不得不感叹科技发展的速度。记得前几天跟一个做投资的朋友聊天,他半开玩笑地说:"现在不懂Web3,就跟十年前不会用智能手机一样尴尬。"这话虽然夸张,但确实反映了某种趋势。 说到SocialFi(社交金融),很多人可能还觉得是个时髦的新名词。但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吗?只不过现在有了区块链技术的加持。记得去年我在一个创业者聚会上,看到有人用NFT卖自己的时间,当时觉得这玩法太前卫了。没想到短短一年后,TimeStore这样的平台已经让这种模式变得稀松平常。 有意思的是,薛蛮子老师在最近的Space活动上也提到,虽然SocialFi的概念不新,但像TimeStore这样能把"时间交易"玩出花样的平台确实少见。作为投资界的老江湖,他的这个评价让我特别想深入研究一下这个平台到底有什么魔力。 我试着体验了一下TimeStore,发现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把抽象的时间价值具象化了。想象一下,你可以像买股票一样购买某个创作者的时间,这种体验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平台上的创作者不再是遥远的偶像,而是你可以直接"投资"的对象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做短视频的创作者,他的1小时咨询时间居然被竞价到了5000元。这在传统社交平台简直难以想象,但在TimeStore上,这种价值的认可来得如此直接。不得不说,区块链技术让这种点对点的价值交换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。 9月9日那场活动堪称Web3圈的盛会。作为参与者的我,最深的感受是这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。薛蛮子老师分享的观点特别耐人寻味:"现在市场上99%的SocialFi项目都会死,但剩下的1%会改变世界。" 活动上讨论的几个问题特别有意思:• 为什么传统社交平台无法实现真正的价值流通?• 去中心化如何解决创作者变现的老大难问题?• 普通用户如何在社交金融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? 这些讨论让我意识到,Web3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,而是一次生产关系的重构。当每个人都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、作品和时间的所有权时,社交媒体的玩法就完全不一样了。 说实话,作为一个观察者,我现在既兴奋又忐忑。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一样,Web3和SocialFi的热潮中也夹杂着不少泡沫。但TimeStore这样的平台确实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。 最后想说的是,无论你是否准备好,Web3的时代列车已经进站。与其被动等待,不如像薛蛮子老师建议的那样,先买个"站台票"上车看看。毕竟,见证历史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。社交遇上金融:一次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碰撞
TimeStore的奇妙世界:当时间变成可交易的资产
那场Space活动的启示:行业大咖们怎么看?
站在十字路口的思考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退休金投资新选择:机遇与陷阱并存,我的三点真心建议
- 加密市场风向标:ARB、GRT、LINK三大潜力币的技术分析与实战策略
- 私人货币的复兴:一场正在发生的金融革命
- 数字金融世界今日看点:从37万亿国债到NFT热潮
- 市场调整临近:是危机还是机遇?
- 以太坊:被严重低估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?
- 韩国交易所造链大猜想:Upbit和Bithumb的区块链布局会如何展开?
- 降息不是万灵药:9月降息后市场真的会狂欢吗?
- 牛市狂欢!BTC多单三连击豪取700点
- 预见未来的人:Circle创始人Jeremy Allaire如何三次改变世界
- XRP的冰火两重天:短线承压vs长线爆发
- 数字货币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:大饼姨太双双回调,机会与风险并存
- BNB投资警示:市场观望期,散户如何应对?
- 当韩流遇上区块链:LBank Labs要在首尔办场不一样的加密狂欢
- 金融界的罗宾汉:这位38岁CEO如何用加密货币改写华尔街规则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牛市后期的博弈之道
- 当虚拟货币遇上金九银十:一位老韭菜的肺腑之言
- 比特币狂想曲:Strategy如何用会计魔法玩转加密货币市场
- 8月10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博弈之道
- 当股市遇见币圈:这场币股联姻究竟是谁在收割谁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