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须些问题你离婚资产这知道加密时分
记得十年前比特币刚开始火的时候,我就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:离婚时加密资产该怎么分?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,这个问题依然没有标准答案。作为一名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的家事律师,我想用最通俗的语言跟大家聊聊这个既专业又现实的难题。 很多朋友一听到"虚拟货币"就摇头,觉得这东西国家不认可,法律上肯定不算财产。这种认知其实是个误区。2021年那份通知确实说了要防范风险,但在司法实践中,加密资产的财产价值早被认可了。记得有个判例明确表示:虽然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,但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财产属性。 举个简单的例子,就像你结婚后买的游戏账号,虽然不能当钱花,但如果离婚时这个账号值100万,法院肯定会考虑分割。加密资产也是同样的道理,特别是像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主流币种。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真要分割加密资产,你可能面临三个"拦路虎": 这简直是现代版的"捉迷藏"。加密资产要么存在交易所,要么存在冷钱包里。最要命的是,区块链交易只认地址不认人。记得去年一个案子,妻子虽然知道丈夫的比特币地址,但丈夫就是死不承认,最后只能不了了之。 USDT这类稳定币还好说,1:1兑美元就行了。但像比特币这样价格波动大的,今天值50万明天可能就剩30万。更别说那些小众代币,可能今天还在交易,明天就归零了。 区块链的特性决定了法院很难直接冻结或划拨加密资产。我有个当事人胜诉后拿着判决书去找交易所,人家根本不认,说我们是去中心化的。最后这笔资产至今都没能执行到位。 根据我的经验,目前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在离婚协议里白纸黑字写清楚。去年北京西城法院就有个典型案例:双方在协议里明确约定了数字货币价值240万,一人一半,还规定了支付期限。后来法院就按这个协议判了。 这里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:1. 尽量用人民币计价,别直接写要多少个比特币2. 约定明确支付时间3. 最好能让对方公开钱包地址和资产情况4. 可以约定分期支付,降低风险 理论上说,隐瞒共同财产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。但现实中,如果真不想分,确实有不少"操作空间"。比如声称钱包被盗、投资失败,或者说这些资产是婚前就有的。毕竟区块链的匿名性是把双刃剑,维权难度确实很大。 说了这么多,其实最想提醒大家的是:加密资产正在快速融入我们的生活,相关的法律纠纷也会越来越多。建议司法机关尽快建立专门的处置机制,让老百姓的财产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。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与其事后扯皮,不如提前做好财产规划。加密资产到底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?
实际操作中的三大难关
1. 证明对方持有加密资产
2. 怎么给加密资产定价
3. 执行难如登天
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
不想分怎么办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SHIB跌破历史支撑位:危机还是转机?
- 币圈地震:赵长鹏案牵出孙宇晨,加密巨头们的囚徒困境
- 深夜思考:当币圈地震时,我们该关注什么?
- 以太坊走势分析:寒冬中的希望与风险
- 数字货币实战捷报:金辉直播间精准布局再创佳绩
- 把握资金脉搏:美联储政策与稳定币流动的周期密码
- 从30万到20亿:Garry Tan与Coinbase的传奇投资故事
- ETF审批再遭推迟,比特币市场面临关键转折
- 重磅!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
- 揭秘:谁在玩加密货币?这群人的投资心理太真实了!
- IOTA狂飙37%背后:一个颠覆传统区块链的物联网支付革命
- 赵长鹏的荒谬审判:一场权力与加密世界的角力
- 当下中国各行业发展前景全解析:普通人如何把握机会?
- 深夜行情观察: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博弈时刻
- KyberSwap惊天漏洞:5400万美元是如何不翼而飞的?
- Filecoin生态迎来重大拐点:从存储网络到智能合约平台的华丽转身
- Rollups真的能破解以太坊扩容难题吗?这场技术狂欢背后藏着什么真相?
- Blast网络TVL破4亿美元:中心化争议下的繁荣与隐忧
- 错过了暴涨币种?这些价值洼地更值得你关注
- 数字资产市场观察:USDT再创新高,NFT与DeFi领域持续活跃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