们如骗局我当大佬投资何在找加密上门世界识破
说实话,这两年我们团队见证了一家创业公司的成长奇迹 - 两年时间,2000万美元营收,完全靠自力更生。直到最近他们才开始接触风投,我作为顾问全程参与了这个过程。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,我想分享一个惊心动魄的"投资骗局"经历。 记得那天,邮箱里突然出现一封来自"YZi Labs"(号称币安旗下风投)的邮件。联系人自称Dana H,LinkedIn资料看起来很专业,说是对项目很感兴趣。第一次接触时,一切都显得那么正规 - 直到我们发现日历邀请里居然没有视频会议链接!对方解释说会在通话前15分钟发Google Meet链接,这个操作就有点奇怪了。 更诡异的是,当我们接通电话时,一个自称助理的人先出现,说Dana要晚到。这个人说话支支吾吾的,完全不像顶级风投的员工。等我们CEO做完介绍,对方突然提到Dana正在和Fenbushi Capital通话,还强烈推荐我们转用某个叫"Vironect"的去中心化视频平台。那一刻,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- 这简直就像个标准诈骗剧本! 事后复盘,这场骗局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征: 1. 身份模糊:我们后来发现"Dana H"在网络上居然有两份履历,一份是高盛+斯坦福的光鲜背景,另一份是法兰克福某大学的经历 - 明显是造假。 2. 紧急施压:对方不断制造"机不可失"的紧迫感,试图让我们立即切换到他们指定的平台。 3. 平台可疑:那个所谓的"Vironect"平台,网上根本查不到任何投资记录,倒是能看到诈骗警告。 最可怕的是,如果当时我们CEO处在融资压力下,很可能就会中招。想想都后怕! 经历这件事后,我总结了几条防骗经验: 验证是关键:要求对方用公司邮箱联系,直接拨打公司总机核实身份。记住,真正的投资人不会介意你验证身份。 守住会议主动权:永远使用自己的Zoom或Teams链接,别让任何人控制你的设备。 警惕"天上掉馅饼"我发现骗子最爱用的几个话术: "我们和XX基金关系特别好" - 实际上可能只是在LinkedIn上加了好友。 "需要用我们的专用平台" - 九成九是钓鱼软件。 "先交个尽调费" - 正规风投从不会这样操作。 有个创业者朋友就遇到过更离谱的:对方承诺投资,却要求他先签一份顾问合同,结果每个月光顾问费就把融资款消耗殆尽了。 即便是正规投资,也要警惕以下几种"毒丸条款": • 将创始人薪酬与融资结果挂钩 - 这就是个死循环 • 异常苛刻的优先清算权 - 下一轮融资时你就知道痛了 • 用股权换"资源对接" - 4%的股份换几个微信介绍?太亏了 记得2018年有个项目,接受了某基金的"高估值"投资,结果条款里藏着个2倍清算优先权。后来项目遇到困难时,创始人差点要卖房还钱。 最后分享几条血泪经验: 1. 钱不到账不算数:即使签了TS也要继续融资,我见过太多临时反悔的案例。 2. 默认信息会泄露:路演时就把材料当做会公开来准备,重要数据分阶段提供。 3. 找个懂行的律师:那些看似专业的条款,可能藏着致命陷阱。 创业路上骗子太多,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正在融资的朋友们。记住,真正的投资人会尊重你的审慎,而那些着急催你的,十有八九有问题。一场精心设计的投资骗局
危险信号的层层递进
创业者的防骗手册
那些藏在条款里的陷阱
给创业者的建议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交易路上的酸甜苦辣:一位老交易员的真心话
- 特朗普新政:加密货币迎来黄金时代还是潘多拉魔盒?
- 以太坊市值创造历史新高!比特币稳健增长背后的思考
- 以太坊蓄势待发:4000美元大关近在眼前?
- Friend Tech 的狂野之旅:一场由投机、创新与危机交织的社交实验
- 投资路上的那些坑:小资金玩家的真实困境
- 巨头纷纷自立门户:稳定币公链将如何重塑加密支付版图?
- 华尔街巨鳄的加密野心:贝莱德正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?
- 市场叙事大乱斗: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,我们该如何投资?
- VeilWallet:重新定义区块链隐私与便利的革命性钱包
- 香港加密江湖:当三种文化在同一片土壤相遇
- 加密交易所IPO热潮来袭:谁将成为下一个Coinbase?
- 重磅消息!公募REITs市场迎来重大利好,这个金秋不得不关注的投资热点
-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USDT崛起、BTC新高、巨鲸搅局背后的投资机会
- 加密市场的隐形助推器:四个被低估的增长引擎
- 加密货币合约交易:8月5日BTC与ETH实战解析
- 独家对话|香港稳定币新规之下,这家老牌OTC掌门人如何出招?
- 比特币会跌破11万吗?这些数字货币正在酝酿惊人涨幅
- 从收购夭折到IPO神话:Figma CEO如何带领团队完成完美逆袭
-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USDT崛起、BTC新高、巨鲸搅局背后的投资机会
- 搜索
-